欢迎访问弘旺汽车网

别说Cybertruck丑,它几十年前的“前辈”,连兰博基尼都得叫大哥

频道:权威测评 日期: 浏览:4118

Cybertruck的设计很奇怪?它的楔形前辈们有过之而无不及

路上这台车显得独树一帜。锐利的线条、平坦的表面和尖锐的棱角,不仅让它极为引人注目,也让它看起来像一个令人费解的商业决策。 真的会有人买这样一台造型奇特的几何汽车吗?

如果你觉得这些疑问听起来很熟悉,仿佛是初见特斯拉Cybertruck时的内心独白,那只能说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。那个集万众瞩目与困惑于一身的车型,正是由设计公司贝尔托内(Bertone)操刀、在1968年巴黎车展上首次亮相的阿尔法·罗密欧Carabo——一款造型极为激进的概念车,与当时主流的泪滴式设计背道而驰。可以说,它开启了汽车设计史上一个大胆而短暂的新篇章:楔形时代。

由贝尔托内设计的阿尔法·罗密欧Carabo在1968年巴黎车展上首次亮相

洛杉矶的彼得森汽车博物馆近期推出名为《楔形革命:前沿汽车》的特展,正是为了回溯汽车设计史上这一极富实验性的时代。 展览展出了数十款诞生于196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期的汽车,它们无一不以鲜明的楔形作为其标志性设计语言。在当时,这些设计可谓天马行空,大多仅停留在概念阶段,但它们共同预示了一个颠覆传统的汽车设计时代的到来——一个或许在今天正悄然回归的时代。

Cybertruck正是当代楔形设计最典型的案例。彼得森汽车博物馆的策展人乔纳森·艾森(Jonathan Eisen)表示:“这正是我们邀请弗朗茨参与策划本次展览的原因。” 艾森所说的弗朗茨,便是特斯拉的首席设计师、Cybertruck的创造者弗朗茨·冯·霍尔茨豪森(Franz von Holzhausen)。艾森补充道:“他对经典的楔形汽车抱有极大的热情。”

正如Cybertruck给人的印象,20世纪中叶的楔形汽车在当时似乎也是凭空出现的。 艾森解释说,在那个时代,汽车设计的主流风格不外乎两种:一种是法式泪滴车身的轿跑,另一种则是美国厂商生产的那些线条圆润、大量使用镀铬装饰的轿车。然而,随着老一辈设计师的退休,新一代设计师开始登上历史舞台,他们渴望尝试一些截然不同的东西。

艾森说:“他们选择了一条完全相反的道路。他们去掉了所有不必要的装饰,摒弃了流畅的曲线,转而采用尖锐的棱角和扁平的表面,将整个车身的外观塑造成一个楔形。

包括雪佛兰(Chevrolet)、本田(Honda)、宝马(BMW)、阿斯顿·马丁(Aston Martin)、兰博基尼(Lamborghini)以及设计公司贝尔托内(Bertone)在内的众多厂商,都曾涉足楔形车的设计。例如,展览中展出的1976年本田思域“女士”(Honda Civic Lady)概念车,就是当时最受欢迎的紧凑型车之一——思域(Civic)的棱角化版本。它拥有楔形的车头和旅行车式的车尾,试图将前卫设计与实用性融为一体。尽管这款车从未真正投入生产,但它的设计基因却在数十年后的本田车型中得以延续。

艾森表示:“如果你去观察1980年代甚至1990年代的本田汽车,你绝对能从中看到这款概念车的影子。”

展览中的另一些车型,其设计则要疯狂得多,例如1979年造型夸张的阿斯顿·马丁“斗牛犬”(Bulldog)概念车,以及1977年那款如同沙滩车与碰碰车混合体的UrbaCar。而将这种激进风格推向极致的,则是1971年的兰博基尼康塔什(Lamborghini Countach)概念车,它为兰博基尼此后数十年的凌厉楔形风格奠定了基础。

“这些汽车公司并不畏惧推出一些可能不符合传统审美的东西,”艾森说,“但这些设计在道路上独树一帜,绝对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。 一辆车的成功并非必须建立在‘漂亮’之上,如今运动型多用途车(SUV)的广受欢迎就是最好的证明。”

那么,Cybertruck本身又如何呢?艾森认为,它是当今道路上唯一一款纯粹的楔形汽车,它的出现可能预示着一个更大胆的汽车设计时代的回归,尽管其自身的商业前景仍有待观察。 他坦言:“那款车的设计显然极富争议,甚至可以说,公众对此并不买账。或许是消费者还没准备好。但我相信,我们最终会看到更多富于创造力的设计涌现出来。”

艾森指出,近些年来的汽车设计趋于保守,处处受到空气动力学、燃油效率,尤其是市场营销需求的掣肘。相比之下,楔形车的黄金时代受到的束缚要少得多,也因此充满了探索的乐趣。“我认为,勇于冒险的精神本身,就值得我们去喝彩,”艾森总结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