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,吉利掏出18亿美元,买下了当时连年亏损的沃尔沃。全世界都在看热闹,说这买卖八成是“蛇吞象”。
15年过去,沃尔沃赚回历史最高利润,吉利也从“学徒”变成全球车企“老师”。这18亿,到底赚了多少?得从头算起。
18亿收个大麻烦?账最后都让吉利记了利
2010年3月28日,瑞典哥德堡,吉利花18亿美元签下沃尔沃100%股权。协议当场生效,核心资产、技术专利、全球渠道、人员体系,全部装进中国人的账本。
这笔交易,签约地点在沃尔沃总部,钱却是李书福在杭州一个会客室里一点点谈出来的。福特1999年收购沃尔沃花了64.5亿美元,11年后,吉利18亿美元带走全部净资产,外加完整的研发队伍和一条年产60万辆的产线。
当时沃尔沃每年亏损十几亿美元,还欠着福特35亿债务。中国人接手时,有点像“娶了个贵族遗孀,还要带着孩子还债”。
李书福把这叫“蛇吞象”。收购当天,他站在哥德堡的讲台上说:“吉利不会干涉沃尔沃管理,沃尔沃是沃尔沃,吉利是吉利。”媒体听完一头雾水,有人断言,“吉利撑不住三年”。
结果怎么样?
2015年,从成都下线的S60出口到了美国。这是中国第一辆出口美国的豪华车。也是沃尔沃从破产边缘起跳、杀回国际市场的开端。
吉利在宁波建基地,在张家口扩产线,在瑞典搞联合研发中心,在比利时设立产品中心。SPA、CMA两大平台上线,领克和XC90相继发布。
谁来设计?是沃尔沃那批原班人马。谁来拍板?还是李书福。吉利不动沃尔沃的壳,但把动力系统、安全底盘、节能控制一块一块拆开来学,再一块一块整合进中国体系。
当年买的不是亏损企业,是核心能力的入口。
亏损豪车翻盘?沃尔沃15年后自己把钱挣回来了
2010年,沃尔沃亏损超过10亿美元,利润表比底盘还薄。2019年,沃尔沃卖车70万辆,营业利润达到14.85亿美元。
吉利把沃尔沃推回欧洲市场,再送入中国市场,把车型价格拉下来,再把品质拉上去。XC90、XC60成为品牌翻身的关键车型。
2023年,沃尔沃销量70.8万辆,收入3993亿瑞典克朗,利润为256亿瑞典克朗(约合23.3亿美元),同比增长43%,创下公司历史记录。
这家1927年创立的北欧车企,在中国人手里赚了它97年来最多的钱。
赚钱的主力在哪?新能源。
2023年,沃尔沃全球销售电动车11.3万辆,占比16%,年增长70%。电气化转型,比德国对手走得更早、更稳。
李书福说过:“我们要向沃尔沃学习技术。”他没说错,学归学,挣的钱可是真金白银地回来了。
当初18亿美元,连SPA平台一期投入都不够。SPA平台投了110亿美元,五年才做出XC90一款车。可就是这笔账,在吉利管控、沃尔沃运营下,五年收回成本,十年翻倍利润。
李书福没把沃尔沃变成中国车厂,而是把它从亏损的美国子公司,变成盈利的国际豪华品牌。
车是他家的,技术是自家的,路却是大家一起铺的
吉利为什么花18亿美元买沃尔沃?不是因为要造豪车,是因为要造系统。中国车企那时候拼平台、拼供应链、拼设计能力,个顶个都是拼命三郎。
吉利要补的是底盘技术、车身结构、工程师团队。收购后第一件事,不是卖车,而是建研究院。2013年,中欧车辆技术中心(CEVT)在瑞典哥德堡成立。SPA平台、CMA平台、BMA平台,逐一上线。
2017年,领克上市,三年销量破60万。01、02、03都是CMA架构下的新车,模块化开发,国产供应链,全线对标国际标准。
2020年,吉利与沃尔沃宣布业务重组。双方将合并技术平台、动力总成、采购体系,计划统一上市,目标年销量200万辆,总估值超350亿美元。
这不是资本操作,是产业深耕。
沃尔沃帮吉利补技术,吉利帮沃尔沃扩市场。领克借平台出海,沃尔沃借网络下沉。二者之间不是并购,是双赢。
现在的吉利,是中国唯一拥有完整造车技术、研发平台、动力系统、品牌矩阵和全球渠道的民营车企。从三线城市的造车小厂,变成了能与丰田、大众平起平坐的全球参与者。
2023年,沃尔沃赚得最多,吉利拿到最多,两个企业,一笔交易,一套系统,一次完全意义上的“技术反哺”。
参考资料:
吉利“蛇吞象”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.中国青年报.2010-03-29.
吉利收购沃尔沃:政府力量与民间资本的胜利.中国青年报.2010-04-01.
吉利收购沃尔沃 李书福:力争让沃尔沃超越奔驰宝马.浙江新闻.2010-08-03.
沃尔沃汽车2023年利润增长创纪录.新华网.2024-02-01.
吉利汽车:借力创新铸品牌.经济日报.
吉利与沃尔沃合并整合,“买”出一个全球化.未来汽车日报.2020-02-12.